追觅科技,用专利官司打造硬实力

打赢了戴森,输给了添可。

家庭清洁电器领域,越来越卷,除了市场,专利也是一个内卷指标。

‍‍‍‍‍‍‍‍‍‍‍‍‍‍‍‍‍‍家庭清洁电器行业,追觅科技似乎想要逆势变天,它们正在用“专利”席卷行业,但是它们的专利含金量高吗?

刚刚过去的双11中,在天猫平台,追觅科技位列生活电器企业TOP3,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600%,全渠道销售额超过11亿。虽然跟头部的科沃斯、石头科技仍有差距,但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头部家电品牌阵营。

“科技硬实力”是追觅科技对外强调的重点,尤其是在追觅拥有了2000项国内外专利,并且打赢了戴森官司之后。

当然,有胜利,也有失败的时候。

在与添可诉前保全一案的最新民事裁定中,追觅向法院保证,自10月30日之后停止生产和销售4款与追觅技术方案相同,但是型号有所不同的产品。

随着,家用清洁电器领域越来越拥挤,追觅科技作为一个后来者,真的能用专利给自己建立起来一道新的护城河吗?

追觅专利,含金几何?

追觅科技很年轻。

在追觅科技尚未成立的2015年,创始人俞浩带领一批清华大学的“天空工场”成员开始攻关吸尘器的“高速数字马达”,而这也是追觅一直以来标榜的“核心技术”之一。

2017年,成立不久的追觅科技加入小米生态链。

在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时,CEO俞浩就曾表示过,“只有对标最强的对手,你才会变得更强。”一如锤子手机的罗永浩碰瓷苹果,追觅从一开始就对标了戴森。而戴森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其全球领先的马达技术。成立一年多后,追觅通过小米众筹发布了第一款产品无线吸尘器V9。

从一级市场情况来看,追觅在近年一直是较为热门的投资标的。2018年4月开始,追觅先是接受了小米系顺为资本领衔的三轮融资,并保持了每年融资一轮的节奏;去年9月,由CPE源峰、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的36亿C轮融资,是其融资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今年4月,追觅继续接受了来自华兴与允泰资本的战略融资。

手握大笔融资,追觅把扩张的主要重心放在了两方面。

其一是扩张研发人员规模。根据公开报道,到目前为止,追觅科技接近两千名员工中,接近70%是研发人员,据称每年研发投入高达12%。

相比之下,科沃斯2021年的年报数据中,研发人员的数量堪堪超过1100人,占据公司整体人员数量刚过15%。研发费用占比只有4.2%。单单拼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投入占比,追觅毫无疑问赢得很彻底。

其二是堆专利数量。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追觅的确在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等智能家电厂商中排名靠前。企查查数据显示,追觅科技在各个主体名下的有效国内专利总数为1824项,相比科沃斯各主体1100多项有效国内专利,石头科技907项国内专利,有明显的数量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追觅科技在目前为止的1800多项有效国内专利中,接近1400项为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而更具备含金量的发明授权和发明公布在432项,占追觅整体专利数量的24%左右。

而研发投入占比4.2%的科沃斯,在追觅整体专利数量超前的情况下,发明授权与发明公布的占比超过了40%,是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2%的追觅科技的两倍。

有法律人士指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两种专利类型,大多数是在他人已有的专利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再取得国家专利局的授权,换言之并非“纯原创”。而这类专利占据了追觅超过一半的国内专利数量。

除此之外,在追觅科技为数不多且引以为傲的核心专利上,与戴森、石头科技等友商同样存在旷日持久的专利纠纷,这进一步让人对其标榜的“研发实力”产生疑惑。

正因如此,追觅这份引以为豪的“研发实力”,近年在司法领域遭受了来自同行的不断挑战。

专利纠纷,有胜有败

究其缘由,伴随着“中国制造”的水平不断上升,中国厂商的研发实力也不断上探,逐渐进入此前欧美厂商的优势领域。

而出于保护自身技术优势的考虑,原来占据上游的外资家电厂商,自然不会“自降身价”与中国友商进行贴身肉搏,通过此前在技术专利上的壁垒发难,也变成了家电厂商之间的“传统艺能”。

在追觅5年的历史中,仅仅与自己对标的戴森,就发生过数次专利侵权纠纷,其中较为著名的三场“中国无效戴森发明专利案、德国与戴森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国与戴森专利侵权纠纷案”,全部以戴森落败,追觅获胜告终。

以涉及专利的诉讼为例,在2020年9月,案号为(2020)冀民辖95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戴森在请求中不仅要求追觅停止制造和销售带有此项专利的产品,同时还要求赔偿戴森各种损失100万元,要求不可谓不苛刻。

但在最终裁定中,法院认为此案案情较为复杂,因此提级审理了该案件。

这并不是该案唯一的裁定书。与戴森的专利对决中,追觅大部分的裁判文书都以“民事管辖”的原因,而被数次更改裁判法院,这毫无疑问需要时间成本。

之后半年,在2021年3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戴森关于吹风机的(申请号为CN201410321250.5,名称为"手持式器具”)发明专利权全部无效,而这正是此前戴森与追觅进行专利诉讼的核心专利之一。

此后的民事裁定书则显示,戴森方面最终主动撤诉,不再与追觅进行专利上的纠纷,并且戴森在海外对追觅的专利诉讼也均告以失败。

不过,追觅在与友商的博弈中也并非全无败绩。

从今年2月开始,追觅就与科沃斯旗下智能家居品牌添可有过6次法庭交锋。其中涉及商标权纠纷一次,外观设计专利4次。

以其中的商标权纠纷为例,“会思考的智能吸尘器”作为一个商业标识,最早于2019年3月8日出现在添可官方微博账号推文中。但追觅在其后的产品宣传中将其直接冒用,因此招致了添可的诉讼。

而前不久,添可起诉追觅生产、销售的“追觅无线洗地机H11 Max、 追觅无线洗地机H12、追觅无线二合一洗地机M12、追觅无线二合一洗地机M12 Pro”产品涉嫌专利侵权一案,在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

追觅向法院自愿作出如下明确承诺:于2022 年 10 月 30 日起停止生产、销售四款涉案产品及与涉案产品涉案技术方案完全相同但型号有所不同的产品。

此前,追觅与石头科技之间,也曾发生过专利纠纷。

家庭清洁家电迎来内卷

时至今日,科沃斯和石头科技两强此前把控着家庭清洁家电这个细分领域,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最近该行业开始降速。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零售额57.3亿元,同比增长9%,零售量201万台,同比下滑28.3%。如果对全年数据进行预测,扫地机器人的零售量为462万台,同比将下滑20.2%。

而市场蛋糕的整体做小,导致厂商对于存量市场的争夺变得愈发激烈。最为直接的方式即是价格战。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以科沃斯、石头科技等头部品牌为代表的降价现象最为明显。

在天猫平台,科沃斯地宝T10 Omni从4699元降价至3999元,石头G10则从3999元降至3499元。同时,如果叠加双十一、预订等平台玩法之后,实际的价格降幅可能更大——此前3300元左右市场价的云鲸小二代,在双11期间因为各种折扣,一路不断降价,几乎2200多元就可以买到。

而在价格竞争之外,通过砸钱营销“买量”,获取更多的C端客户,也成了扫地机器人厂商不得不做的事情。

财报数据显示,科沃斯在今年上半年,用于市场营销推广的费用高达12.18亿元,同比增长75.5%。这个数据在去年,则是18.69亿,同比增长124%。而在过去几年,科沃斯在营销费用上的投入通常保持在5亿的量级。

科沃斯作为国内行业头部,其风向标作用不言自明,因此石头科技、追觅等厂商同样在营销推广费用上加大投入。以石头科技为例,公司单季度的营销费用从2020年初的8612万元上升至2022年第三季度近3亿元,营收占比从14%上升至20%左右。

这中间,有相当的费用被各品牌用去签约当红明星以扩大影响力——如科沃斯曾经使用钟汉良、吴磊、张雨绮、玄彬以及迈克尔·巴拉克等明星作为形象代言人;石头科技则请过肖战。

而追觅同样请过众多明星,如体育健将苏炳添、张若昀做代言,与豪门俱乐部多特蒙德、知名IP《三体》联名,与迪士尼合作做草莓熊IP等等。在此过程中,明星代言费水涨船高,但获客却渐趋瓶颈;作为企业立身之本的研发,则在永无止境的营销竞争中逐渐丧失话语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今年新申请的261项专利中,含金量较高的发明公布仅有4项。

相比之下,科沃斯旗下智能电器厂商添可,在今年新申请的169项专利中,发明公布和发明授权类专利为91项,占比超过一半。由此观之,追觅此前标榜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壁垒”,在营销费用的无底洞拖累下,正在逐步露出软肋。

追觅距离IPO还有多远

不可否认,借助小米生态链的东风,追觅科技的估值在一众一级市场机构的数轮热捧下,已经膨胀数十倍——仅仅是昆仑万维2018年投资追觅的5000万,在追觅最新一轮融资之后,已经为昆仑万维带来11.36亿的投资利润。仅仅从投资价值来看,追觅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但这些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能否最终实现退出,仍然要看追觅是否能在后续几年成功IPO。仅仅从近年来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命运来看,明显不够乐观。

“究其根源,或许是这类智能家电公司的估值逻辑发生了变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称。此前科沃斯与石头科技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赛道的行业渗透率低,参与者少。而目前,无论是科沃斯、石头,还是尚未上市的追觅,都在营销费用上加大投入,打法更倾向于电商,但这类智能家电产品,仍然需要以创新作为核心驱动。

从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无论是扫地机或者洗地机,从核心专利比例来看,科技含量并没有此前宣传的那么高。

此外,对于老牌家电企业,智能家电并不是一个进入壁垒很高的领域。美的、海尔的布局便是例证,但这类家电股的PE一般在10倍到15倍左右。

但到目前为止,市场对于智能家电的股票估值已经发生了预期上的改变——石头、科沃斯的市盈率已经从此前的40-50倍PE回调到20-30倍左右。

如果继续“卷营销”而非回归到“核心科技”,追觅们的估值逻辑退化为家电股,或者估值稍高的消费股,显然只是时间问题。而这显然给尚未IPO的追觅估值,蒙上了一层未知数。

本文由陆玖商业评论 作者: 三火 发布或转载,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更不对您的投资构成建议。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
上一篇:美团即时零售,为何此时爆发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