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迭代上演“狂飙”,谁能稳住?
越快就能越好吗?
一年一度的315过去了,但很多用户的维权之路,却似乎还没有停止。
这其中,因为商家版本更新迭代,造成的背刺老用户事件,往往占据着很高比例。你以为自己买对了,很可能只是买贵了。
比如新能源汽车,更新速度堪比舒马赫过弯,新品改款目不暇接,上个月刚开回家的新车,也许下个月就成了老款;再看智能手机行业,内存、像素等参数不断提高,每一句“遥遥领先”的背后,可能都有老用户心在滴血。
产品迭代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用户真实需求,从而赢取市场份额。但当消费者能轻易查参数、看测评、比价格,换个包装或微调参数这些伪创新,在这个消费祛魅的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用户买贵了,还能安慰自己说“早买早享受”,那自掏腰包为成本买单的投资人呢?
对他们而言,“买贵了”就是直接的资金损失。尤其是重资产的酒店行业,讲究的是“长期主义”,动辄千万级的投入,产品竞争力的可持续越长、周期内的盈利能力越强,投资回报率才越高。
长期主义的酒店,是否没那么卷?
答案是:当然不会。
为了能持续吸引用户入住,很多陷入内卷的连锁酒店,都将目光放在了版本更新上。
潘哥了解到,酒店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房子,住个几年审美疲劳了,家电老旧了,自然就会想要重新装修一下。而酒店作为每天迎来送往的住宿商品,自然也应该隔几年就进行一次版本升级,让用户入住的时候能够常住常新。
具体到实际中来说,从整体设计风格、空间氛围感受;到马桶花洒、空调电视等设施,餐厅、洗衣房等公共区域的配套,都会随着版本的更新发生变化。
但酒店产品的一次性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盲目迭代的酒店,就像是采用氮气加速的赛车,一路狂飙突进之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比如,有些品牌仅仅十几个月,就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有些品牌两代版本之间,品牌定位、设计风格大相径庭;甚至还有些品牌的版本代码,出现了开倒车的现象,直接把刚投资的业主给干懵了。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中高档
连锁酒店的内卷,用户或许早就习以为常。
从2000年代最早开始卷的经济型如家、汉庭,到2010年代开始卷的中档全季、维也纳。如今内卷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中高档。
比如,最近亚朵发布了3.6新版本。值得注意的是,亚朵此次的发布距离上次的4.0版本,仅仅过去了16个月。不知刚刚升级亚朵4.0的加盟商,对此会作何感想?
在整体设计风格上,3.6版本的亚朵,抛弃了4.0时代的自然闲寂风,转而走起了商务精英人设,房间布局、装修风格等大变样,向着沉稳、低调的方向靠拢。
一些常住酒店的差旅人,对照着新发布的版本细节,开启了连连看大作战。
公共空间里,图书馆的专属“坐云”空间,确保客人能随时开麦办公;“相招”不仅是早餐、夜宵的享用场地,午间还能变身成共享办公区。
用户客房内,极简书桌加工作椅的搭配,让人随时开启办公模式;可变换的转角小沙发,能满足协同办公、开会的需求。
潘哥发现,曾经热衷于田园牧歌的亚朵,在3.6版本开始突然变 得沉稳, 将“高效能差旅”与“沉浸式休闲”并重。但 —— 似乎与别的品牌撞衫了。
(看图说话,谁能告诉我,哪个是亚朵?哪个是城际?)
据悉,华住会旗下的城际酒店,从21年开始就在走商务精英路线。如今的最新产品,不论是斜45度插座面板,还是“工作模式”灯光,亦或是客房的双色杯设计,洗烘熨烫一体的管家式送洗服务,在酒店各个细节删繁就简,用最直接、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将打工人宠上了天。
对于酒店差旅人来说,当然多一个产品就多一种选择,但亚朵3.6仅凭“沉稳”的设计风格,就能实现“高效能”体验吗?
潘哥认为,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验证。
毕竟,舒适的设计,合理的价格,稳定的品质,才是酒店能够“持久”吸引用户的关键。好比APP的版本升级,好不好用最重要,版本代码更新到了多少,很多人其实并不关心。
全季为什么不着急?
反观已然进入内卷后时代的中档酒店市场,也许全季走过的路,更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回到2010年代开启中档酒店涡轮增压的时代,全季、丽枫、桔子纷纷涌入市场。而如今,唯一突破3000家门店规模的,也仅有全季一家而已。创立于1993年的维也纳,历经31年的发展,也仅于25年初突破了1900家规模。
悉心盘点后潘哥发现,作为一家中档连锁酒店,全季自2013年发布3.0版本以来,截止目前只更新了三个版本,每个版本迭代时间约五六年。
全季在产品迭代速度上的相对缓慢,绝不是因为懒,而恰恰是因为每个版本的产品和服务体验都几经打磨,回应了当下市场的最新需求,在稳健的规模化发展中实现科学的降本增效。加盟商能够放心投资、拥有稳定的回报,用户也能在标准化的体验中找到熟悉的安心感。
比如2013年,当国内酒店行业还在套用“西方审美标准”时,全季3.0第一次让国人感受到了酒店的东方之美。直至最新的全季5.0晓山青版本,虽然在感官上变得更人文写意,但走进大堂时熟悉的迎客松,闻到的禅茶香氛,目之所及,是一如既往舒适温馨的全季风。
5.0 版本的大堂,最大的改变其实是对空间商业模式的创新。用户可以在“茶空间”里喝到特色的茶饮,还有私密性的包房茶体验,可以满足不同差旅客对办公洽谈、休闲商务的不同需求。
酒店前台的智能入住系统,也几经迭代。从13年的华掌柜1.0升级到了最快10秒入住的自助办理入住系统,不仅彻底解决了入住高峰时期的排队现象,还能通过自助办理实现精准选房、同住人添加等服务,成为酒店界的next level,吹响了前台变革的号角。
全季客房内一诗一画一盏茶的休憩体验,从16年开始一直保留至今。19年推出的全季4.0版本,至今仍是所有住客心中最经典的全季形象。随之推出的还有中式健康早餐、天竺葵精油洗沐、24小时的洗衣房……
这样看来,相比产品设计风格的变革,全季更注重的是用户“软性”体验上的升级——不靠迭代速度唬住用户,而是密切关注用户核心需求的变化,用一次又一次的行业首创,穿越了酒店版本更新的周期,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对于酒店的投资人而言,全季每一代的产品发布也必定伴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从过去的模组化营建,到今天的数智化造酒店,每一次的迭代,都是以不牺牲品质和体验的方式实现效能的提升。
一言以概之,对于酒店这般的重资产投入而言,欲速则不达,保持节奏、稳扎稳打才是取胜之道。
毕竟,对于万千差旅用户来说,版本经常变换的酒店品牌,很容易让人感到陌生与不适;那些风格统一、细节体己的老友,也许才是他们的最佳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