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宝出事!昔日“新三板首富”继续下坠
吴刚不得不隐身幕后
以下文章来源于无冕财经,作者杨一轩
远离公众视野数年的借贷宝,再次引发口诛笔伐。
据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有人经由借贷宝平台借款5000元,7天就要额外付出1500元利息,实际年化利率高达2234.69%。
一同曝光的还有人人信。它们都是利用电子签撮合借钱双方,但几乎不监管,导致“套路贷”“砍头息”层出不穷。
舆论讨伐之下,借贷宝似乎吸引到更多“炮火”,主要在于其背后隐身的资本大佬。
3月16日,九鼎投资(600053.SH)发澄清公告,称与借贷宝所属公司不存在股权控制关系。
但九鼎系另一家公司九鼎集团(430719.NQ)遭到监管问询,要求其说明与借贷宝所属公司间发生的股权转让款事项。
曾凭借九鼎集团千亿市值跻身“新三板首富”的吴刚,因九鼎系没落及自身被罚,已久未露面,但穿透股权发现,借贷宝与吴刚之间依然牵扯不断。
正在被调查的借贷宝暂停运营,命运未知,吴刚所剩无几的金融版图,可能要失去最后一块重要拼图。
01 曾经劣迹斑斑
“电子签”的外衣之下,借贷宝与高利贷暧昧不清。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借贷宝”,累计有超过7800条投诉,内容涉及“向学生发放高利贷,收砍头息”“15天涨息近4000”“暴力催收威胁”“收取高额销账费用”等。
作为助贷平台,借贷宝未参与贷款发放,借贷双方签署电子协议后,后续交易、还款等,借贷宝都不再过问。平台由此成为专业放贷人员开展“套路贷”的温床。
▲被央视曝光后,借贷宝发出整改声明。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放款人不撤销欠条,借贷宝就可以一直向借款人收展期费、逾期费。
这也不得不令人怀疑,为了多收取费用,平台希望更多职业放贷人加入,而借款人的资质,则是越差越好,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展期和逾期收益。
借贷宝其实也没有放过借贷业务。
据钛媒体,在315晚会播出后,借贷宝对首页服务内容进行调整,主要是“打欠条”“打借条”“亲友借”等,但在此之前,其业务还有“优选借”和“我要借钱”,向重庆市九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导流。
借贷宝现在隶属成都借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借宝),但早年由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人行科技)运营,后者于2014年设立。
按公开资料,从2015年8月开始的一年半时间内,借贷宝发展迅猛,完成三轮65亿融资。
而那时的借贷宝,干的其实就是高利贷生意,并在此后屡次卷入风波。
2016年,据央视曝光,在借贷宝上,不少人借款超过百万,超过监管红线;此后,媒体报道借贷宝出现网络消费陷阱,有用户未借款却先负债;紧接着有网友曝光,借贷宝上女大学生借款裸条照片被泄露。
沉寂几年后,2021年,有两个地区的警方打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利用的借贷平台中,都涉及到借贷宝。
2023年,据四川内江公安局披露,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有犯罪组织通过借贷宝等平台,向大量受害人实施“套路贷”诈骗。
由此可见,借贷宝沦为高利贷“帮凶”也不足为奇。
但即使数次卷入风波,借贷宝还是安稳走到现在。此次被315晚会曝光后,借贷宝的命运又会如何引人关注。
3月16日,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通报,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进驻借贷宝运营公司,责令其暂停运营并启动全面核查。
02 九鼎系重要金融资产
九鼎投资极力撇清,但九鼎系脱不了与借贷宝的关系。
新三板挂牌公司管理一部在给九鼎集团的问询函中,提到2024年半年报中,九鼎集团应收人人行科技4.74亿元股权转让款,未计提坏账准备。
而查询第三方平台及财报可知,全资持股成都借宝的人人行科技,第一大股东是同创九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九鼎控股),第二大股东为吴刚。而九鼎控股为九鼎集团第一大股东,也间接持股九鼎投资。
▲人人行与九鼎系间的股权关系。
从股权关系看,借贷宝仍与九鼎系相连。
而往前追溯,借贷宝其实是脱胎于九鼎。
曾是证监会最年轻处长的吴刚,2007年下海成立九鼎集团,从事私募股权投资。2014年,九鼎集团登上新三板,市值很快冲破千亿。2015年,吴刚以180亿财富登顶新三板企业家“首富”。
九鼎的扩张之路也就此加速,设立九泰基金,进军证券期货、P2P、第三方支付、银行、保险等领域,一个“金控帝国”迅速成型。
也就是在2015年6月,正值P2P行业火热之际,借贷宝亮相,主打“熟人借贷”。当时的拉新是直接撒钱:用户注册APP就能获取20元现金,用户推广给好友后,两人都能获得20元红包。
上线两个月,借贷宝就获得第一轮20亿融资,估值超过220亿。此后又接连斩获两轮融资。
“熟人借贷”的故事固然新鲜,借贷宝能如此顺风顺水,主要还是九鼎系在背后助力。
据媒体报道,借贷宝的运营主体人人行科技,最早由九鼎控股在2014年独资设立,2015年底变更前,人人行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都是吴刚,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为王璐。
王璐2012年作为研究生到九鼎实习,一年后就成为王璐助理。如今,人人行科技和成都借宝的法定代表人,都还是王璐。
借贷宝的第一轮融资为何来得如此之快?据媒体报道,吴强曾表示,这些融资来自九鼎曾经的LP(有限合伙人)及九鼎投资套现后的股东。后面两轮融资未公布投资人名单,想必也与九鼎相关。
而在早期,借贷宝也是九鼎系庞大金融生意中的重要角色。
据36氪报道,九鼎激进扩张的2015年前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大笔的交易案出手。以至于曾有这样的江湖传言:九鼎系销售出去见客户,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你有多少钱,我都能帮你理财:大到做几千万,可以做九鼎LP,小到几千块,还可以投资借贷宝”。
03 隐身的私募大佬,又遭打击
作为一度叱咤风云的私募大佬,吴刚历经沉浮,已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2014年九鼎集团登陆新三板,为吴刚的金融版图扩张拉开序幕。而2015年借壳中江地产,让九鼎投资登陆A股,则激发了吴刚更大的野心,也让九鼎系成为名噪一时的千亿金控帝国。
“游戏规则破坏者”“PE公敌”曾是吴刚身上的标签。据36氪报道,他决断力惊人,工作极度勤奋,据说就连九鼎日常对外的公告,也大多由他亲笔完成,“他好像不用睡觉也不用吃饭,除了踢球,工作之外大概也没什么爱好。”
但历经2017年鼎盛时期后,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吴刚和他的九鼎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2018年3月,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九鼎集团进行立案调查。而在此之前的一年,九鼎集团投中13家企业IPO,被调查消息出来后,其业务急速停摆。
一个多月后,资管新规出台,监管套利空间消除,九鼎系再次遭遇重击。无奈之下,其金融资产被接二连三摆上货架。
富通保险、中捷保险经纪、九州证券等重要资产卖出,除了九鼎投资,明面上,九鼎系的金融资产只剩九泰基金。
如今,九鼎集团曾经的千亿市值,蒸发至只剩约25亿,2022年亏损逾20亿,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4.4亿。
▲九鼎集团股价已低至0.17元/股。图片来自雪球。
而金融业务为九鼎集团贡献的收入比例,正在下滑。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在九鼎集团总收入中占比还超过96%,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占比已经下滑至48.8%,近乎腰斩。
至于另一项金融业务九泰基金,日子也不好过。
九泰基金2017年末管理规模为143.97亿,但此后逐渐缩水,截至2024年底,旗下在管41只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1.87亿元。
数据显示,九泰基金自2022年以来持续亏损。去年,九泰基金高管变动频繁,多名基金经理卸任。
而吴刚也不得不隐身幕后。
2021年,证监会查明,九鼎集团因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被没收违法所得5.01亿,并处以1亿罚款;吴刚也被给予警告,处以10万元罚款。
两年后的2023年,吴刚又因干预基金经营活动,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个人罚款100万元。
如今,随着借贷宝被调查,九鼎系勉力支撑的金融版图,可能将缺失重要一角。不过,对于体验过从巅峰坠落苦楚的吴刚来说,也许早就波澜不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