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你别坐顺风车,自找不顺心

独享顺风车,坐了几个人?

“我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真的顺风车了。”

长期往返于上海和杭州的小王,如此告诉潘哥,他说自己坐十次顺风车,九次其实都是“黑车”,也就是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并不是真正的私家车顺路。 

顺风车正在被“黑车”夺舍,成为不受监管的法外之地。 

打顺风车的乘客,很容易在途中遭遇怪事:一人独享变成了多人拼车,路程3小时变成了13小时,只拉人变成了人货混居……

乘客屡屡上演人在囧途,原因在于很多顺风车,都是专职司机在跑。因为从注册环节、车辆保养、运营过程来看,加入网约车正规军并非易事。 

借壳上市的专职司机,为躲避平台派单监管,跨平台进行接单、利用抢单外挂、引导线下交易;乘客往往因为沉没成本太高,而选择忍气吞声。 

不过,也有乘客根据接单量、接单速度、沟通情况,来判断顺风车是否顺风;而作为“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嘀嗒,也因为顺风车的坏名声,跌去了70%市值。 

如何将“黑车”司机纳入监管,让顺风车主真正顺风?期待有人能给我们答案。 

乘客人在囧途

出行打顺风车,明明选的是独享,上车发现还有别人,这是什么情况? 

最近,网友小马打顺风车时,遇到了一件尴尬事儿。在哈啰选择独享的她,上车后直接坐在了后排,这时车主在前排说:“搜不到这个地址啊。” 

了解到车主不认识路,小马便将手机递向前排,这时才发现前方副驾驶位,居然还坐着一名乘客,而车主刚才的那句话,其实是对那名乘客所说。

对此,车主向小马解释道,这名乘客是自己朋友,这段路程与自己同行,但小马在整段行程中,发现两人基本没有互动。 

如今,很多顺风车车主,打着亲友的旗号拼车,上车前从未见过的人,上车后立刻成了故交。同时,还有一些车主,选择在平台之间卡BUG。 

网友西西告诉潘哥:“从武汉坐顺风车,去100公里外的县城,车主从四个平台接了四单,但每个平台显示都是独享、或者拼车未拼成。我向车主提出质疑后,对方表示爱坐不坐。” 

卡BUG的傲娇车主之外,独享变拼车的戏法中,还有车主藏着更深的算计。 

比如,有车主提前与独享乘客说好,两人平摊高速费等费用,但路途中乘客数量变多,车主仍按照原价收取路费,有些乘客一时没反应过来,过后才对此懊悔不已。 

一个人的惬意独行,在车主的一番操作下,成了几个人的狼狈拼车;若遇上乘客互相并不顺路,那体验可能就更糟了。 

网友小小向潘哥表示:“给妈妈打嘀嗒顺风车,原本她的目的地最近,车主却先送车上另外两人,之后也没有继续送妈妈,而是停在路上接单,又接到了两单才出发,预计3个小时的路程,最后花了13个小时。”

有些顺风车乘客,经历了一场人在囧途;还有些顺风车乘客,将车子坐成了货拉拉。 

比如,车主小沈告诉潘哥:“用户给她老公叫的车,特意要求开进单位院里,我以为是残疾人行动不便,没想到是进去拉东西,一共五箱矿泉水,占了一个人的位子。” 

除此之外,还有乘客坐顺风车时,被车主突然放了鸽子,险些误了大事。 

网友阿爽表示:“珠海机场九点的飞机,我从中山打顺风车前往,和车主约定凌晨五点来接,当天五点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也不回,结果十五分钟之后,车主取消了订单。” 

专职司机参赛

打顺风车的乘客,之所以屡遭暗算,最根本的原因,似乎在于所谓的顺风车,很多其实并不顺风,而是专职司机在跑。 

而这些专职司机,不考虑路线规划、尽可能多拉乘客、转移掉过路费用,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乘客体验最小化。

跑网约车的专业运动员,为何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参赛?这似乎是因为,加入网约车正规军,其实不那么容易。 

首先,从注册环节来看,想成为网约车车主,需要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网约车运输证》,简称“人证”“车证”。 

对于这两个证件的办理,一些城市还有具体限制。比如,想要在北京办理“人证”,需要驾驶员拥有北京户籍,想开网约车谋生的北漂,很多因此被拒之门外。 

其次,从车辆保养来看,车子一旦成为网约车,就开启了报废倒计时:使用年限总计达到8年,或行驶里程达60万公里,就会被强制报废。 

最后,从运营过程来看,网约车一般是系统派单,遇上路况不好、距离太近等情况,司机很有可能一单白干;但成为顺风车车主后,却能挑选自己想跑的路线。 

不过,靠顺风车借壳上市的司机,接单数往往被平台限制。但这些假顺风车司机,依旧有三种应对之法: 

首先,是注册多个平台,跨平台进行接单。

一些顺风车司机,注册滴滴、嘀嗒、哈啰、曹操等多个平台,每天每个平台跑几单,看似佛系顺路拉人,实则全天牛马模式。 

其次,是利用抢单外挂,提高接单成功率。

为了让不顺路变成顺路,有顺风车司机在接单时,加入了科技与狠活儿,火麒麟、猪猪侠、黄飞鸿、萨摩耶……各种千奇百怪的外挂软件,成了他们的抢单神器。 

最后,是以扣点等为由,引导乘客绕开平台。

这部分顺风车司机,以平台扣点等为理由,引导乘客线下进行交易,接单数量不受限的同时,也躲开了平台其他约束。 

如何慧眼识车?

各大平台的顺风车,逐渐被“黑车”夺舍,为何依然有乘客选择?最根本的原因,似乎在于价格。 

潘哥在滴滴App上,测试相同的一段路程,发现快车费用为105元,而顺风车独享为42元、单人拼座36元。

同时,为何很多乘客上车后,发现人数不符、路线不畅等情况,也不选择取消订单,而是忍气吞声地坐车? 

这似乎是因为,顺风车大都提前预订,且路程一般较长,乘客临时换车的话,不仅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后续打车也会很难。 

因此,提前分辨真假顺风车,就成了一门新技能。潘哥与多名乘客沟通,发现特点主要有三: 

首先,看司机接单量。 如果一名顺风车车主,注册时间不长,但接单量惊人,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专职司机。 

其次,是接单的速度。 真正的顺风车车主,会仔细查看乘客路线、时间,与自身情况合理匹配;而那些秒接单的车主,很可能与你并不顺路。 

最后,是沟通时的状态。 假的顺风车车主,由于着急确定订单,回复往往又快又简洁;那些回复速度较慢,且愿意打出大段文字的,有可能是真顺风车车主。 

这样看来,乘坐顺风车出行,好像成了场假面游戏,乘客、司机彼此斗智斗勇;而躲在背后的平台,却似乎在坐收渔利。 

比如,主营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在2023年实现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43.23%;实现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60.09%。

不过,自从今年6月底,在港交所上市以来,嘀嗒出行的市值却屡屡下降。从上市当日的46.5亿港元,跌至如今的15.6亿港元,市值缩水近70%。 

可见,不断被“黑车”侵蚀的顺风车市场,很多投资者并不看好其未来。而恶性循环的顺风车行业,似乎也期待着有人来拯救。 


本文由陆玖商业评论 作者: 大曼 发布或转载,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更不对您的投资构成建议。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
上一篇:为商达成长“浇水”,快手电商的取舍与精进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