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饮新变局,千年古酒上演一出好戏
低度酒起势的大趋势之下,酒饮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和年轻化,而黄酒和梅酒清爽、中正的口感特质,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审美”,满足他们日常微醺、解压之感。
低度酒起势的大趋势之下,酒饮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和年轻化,而黄酒和梅酒清爽、中正的口感特质,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审美”,满足他们日常微醺、解压之感。
新酒饮进入2.0时代。
2019年被称为新酒饮元年,经过一轮大浪淘沙后,行业旧格局正在被打破——
以高度的白酒、低度的啤酒和中度的葡萄酒为代表的“三老”酒种,开始从巅峰状态逐步进入到增速放缓的下行通道;
以高度的威士忌、低度的精酿啤酒和中度的古酒复兴为代表的新三类酒种,表现欣欣向荣,并已进入高增长通道之中。行业人士预测,长远来看,“三新”酒种的市场规模,中期将从数十亿迈向数百亿。
在“三老三新”趋势下,新酒饮第一阵营的古酒复兴品牌梅见青梅酒与古越龙山,在中国著名文化地标,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点将台的原址,举行了一场战略合作签约暨联名产品发布仪式。除了推出联名产品“好酒·无问西东”,双方还共同宣布将建立酒业首个“无边界战略合作机制”。
作为中国酒饮的“国粹”,拥有2500年以上历史的梅酒和黄酒,与一代又一代消费者也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虽然这是两大古老酒种,但从国内酒饮市场来看,实现古酒复兴的战略路径已然清晰。
“千年酒搭子”,巅峰相遇
作为中国两大原生古老酒种,梅酒与黄酒有着悠久的品酿历史,也氤氲着东方的风雅精神。其千年品酿史,本身也是一部以酒为媒、以酒载文的中国文化史。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且唯中国有之,早在战国时代,就有“黄酒”之称,诸葛亮《出师表》中就记载:“自予称呼黄酒,至今已有二千载余矣。”黄酒浓厚而温和,带着独有的古朴厚重,与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一脉相承。
梅酒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流行于唐朝,并在宋朝得到了广泛普及。青梅出现的历史其实更早,《尚书》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很显然,秦汉之前,盐与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两种烹饪调味料。尤其是梅子,在食用醋的酿造技术发明之前,它是酸味的来源。
在更能代表中式风韵的酒文化里,梅子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素盘、青梅、饮酒、快乐,一切都营造出一种淡雅的场景感。
青梅作为历史上众多饮酒场合的灵魂调和物,其实早就埋下了梅酒与黄酒在千年后的相逢。
梅见,产自西南的梅酒佳酿;古越龙山,系出东部的黄酒头部。两大贯穿中国文化史的“液体黄金”,产品气质契合,品牌精神主张上都有着相通之处。
本次双方联名产品“好酒无问西东”,其命名既有两家酒厂在地理位置上的一西一东之意,也抓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风雅理念:“无问西东”本意是心之所向,纵情向前,本次“无问西东”联名款,也隐喻了这一中国文化人天然向往的精神原乡。
这样的战略合作,也被业内看作黄酒和梅酒这两大千年古酒在新时代的首次同频共振。同宗同源的文化向心力,也让这对“千年酒搭子”的巅峰相遇俨然一场高山流水式的双向奔赴。
消费新周期下,新酒饮第一阵营起势
梅酒和黄酒,既是古老的酒种品类,也是新消费周期下的新酒饮代表。梅见和古越龙山的起势,也恰恰印证了消费新周期的到来。
据《2022年低度潮饮趋势报告》显示,包括青梅酒、黄酒等在内的中国低度酒市场,到2025年预计将超过7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经过一轮轮洗牌,市场与消费者正重新审视低度酒的价值,一些刻板印象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巨量算数数据显示,在抖音的低度酒兴趣用户群体中,男性群体占比略高于女性群体;饮酒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中高端餐厅、大众餐厅、酒吧、户外等场景下都有低度酒身影的出现;休闲即饮、轻商务社交、家庭聚餐等场合下的需求频率也在提升。
这些强烈的信号几乎指向于一个方向——基于当下消费人群、消费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迭代,以黄酒、梅酒为代表的中低度酒饮市场已经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窗口。
首先,梅酒和黄酒都处在低度酒起势的大趋势之下。
大多数黄酒、梅酒的酒精度数都处于8-30度之间,口感相对柔和,既没有白酒的辛辣刺激,也不像啤酒一般寡淡,更适合国人的饮食结构和口味审美;加之近年来,酒饮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和年轻化,而黄酒和梅酒清爽、中正的口感特质,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审美”,满足他们日常微醺、解压之感。
其次,佐餐酒正在成为酒饮市场新的风向标。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在《品类创新再造中国酒业》中提到,中国酒要“绑定佐餐场景,中式佐餐酒存在巨大品类机会”。比起白酒、啤酒,梅酒和黄酒更适合日常佐餐,即便是在商务宴请的场景下,也能保持从容优雅,更符合舒适型社交场景。
事实上,在黄酒的品饮文化里,佐餐、以酒入菜本身就是民间流行。梅见的消费场景也根植于日常餐饮中,在华南、华东、西南三大引领消费潮流之先的区域,梅见也在引领佐餐酒的潮流。
不仅如此,梅见和古越龙山都是为数不多倡导微醺雅饮的品牌。在古越龙山的“慢酒馆”里,挂着一幅醒目的书法,写着“缓缓喝、慢慢品、浅浅喜、静静爱”,倡导在慢生活中品味黄酒。而梅见也推出了青梅酒酒馆,将东方风雅意趣与传统美学、场景空间、雅饮体验相结合,主打一个“东方有梅酒,雅兴在心头”。
梅见和古越龙山建立的“酒业无边界战略合作”,也是进一步围绕产品创新、品牌建设、餐酒融合、消费场景塑造等方面相互赋能、共商共建,合力推动梅酒与黄酒这两大本土原生酒种的世界级复兴。
千年古酒正年轻,新酒饮的“一出好戏”
放到全球主流消费潮流下来看,中国的古酒同样拥有世界级的发展空间。
IWSR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无、低酒精饮料表现持续走高,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以美国市场为例,以低卡为主打概念的硬苏打在过去几年高速增长;日本RTD市场也已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成熟的低度酒品牌也开始走向高端化。梅酒和黄酒的度数、口感其实也更符合“全球微醺”的趋势。
此外,相较于传统高度白酒在海外市场的困局,梅酒和黄酒更容易找到突破口。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金伟栋曾谈到,中国酒的国际化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过去只是渠道国际化,未来要嫁接国际价值阶梯与国际生活方式,其中生活方式的重点是布局餐配酒。
放到世界范围来看,餐酒搭配存在一个“黄金酒感度”原则,佐餐酒的酒精度低于20度为佳。梅酒和黄酒的度数也都处在这个“黄金酒度感”区间内,而且近两年梅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也恰恰是通过与世界美食的搭配,找到了梅酒复兴的土壤。
同时,搭载中国味道,梅酒和黄酒所释放的内敛、优雅、轻松的风雅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这种魅力比较容易被海外市场感知。
复兴绝非意味着回到过去,而是在今天的审美趣味下,让传统之物融入到新的趋势之内。新酒饮时代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古今融合,既要传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的创新。
可以想象,梅见和古越龙山这对CP,不止是共同推出一款联名产品的表象组合,更是二者携手探索古酒复兴路径的一次尝试:踩准国内人群、消费、与渠道趋势的同时,融入全球主流酒饮市场,共同续写千年古酒的新故事,演绎新酒饮时代的“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