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鼻祖”福瑞达,双重转型“生死局”?
化妆品增速创7年新低,转攻重组胶原蛋白。
以下文章来源于子弹财经,作者胡芳洁
高调转型做化妆品的福瑞达,日子不太好过。
4月25日,福瑞达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76亿元,同比下降1.63%;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14.1%。
不仅公司整体业绩双降,尤为关键的化妆品业务,收入也出现了下滑。一季度,公司化妆品营收5.26亿元,同比下降3.3%,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62.19%降至61.06%。
这是最近三年来,福瑞达化妆品收入首次在第一季度出现下滑,2023年、2024年同期,化妆品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且增幅均在10%以上。
2023年末,福瑞达地产业务重大资产出售事项全部完成交割,业务重心彻底转向化妆品。2024年,化妆品业务贡献了24.75亿元收入,占比高达62.14%,但收入增速仅2.46%,创7年新低。
化妆品业务走势在一季度急转直下,给福瑞达转型之路敲响警钟。
01 从巅峰时刻到至暗时刻
福瑞达化妆品业务颓势,此前早已显现出来。
早在2020年,公司化妆品收入同比增长119.83%至6.89亿元,这是福瑞达化妆品板块增速的“巅峰时刻”。
此后化妆品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增速却呈现直线下滑趋势。2020年-2024年五年间,同比增速从119.83%下降至2.46%。
福瑞达化妆品业务的发展,主要依靠两员大将,即颐莲和瑷尔博士。相对平价的颐莲增速放缓,收入贡献占比更大的瑷尔博士后继发展乏力,造成了公司化妆品业务如今的颓势。
2024年,颐莲实现营收9.63亿元,同比上升12.36%,瑷尔博士营收13.01亿元,同比下降3.48%。二者合计22.64亿元,在化妆品收入中占比高达91.5%。
颐莲品牌定位“专研玻尿酸保湿修护”,并推出了颐莲玻尿酸补水喷雾等爆品。
2024年,颐莲品牌喷雾品线以亚丑钺(即商代一种仪仗兵器,极具历史文化价值)、李清照为灵感进行文创IP联名,喷雾1.0版销售同比增长13%,喷雾2.0销售同比增长35%;嘭润品线实施“亿元面霜”计划,嘭润霜销售同比增长18%。
图 / 福瑞达官方微信公众号
同期,定位微生态护肤的瑷尔博士益生菌面膜销售超5亿元,益生菌水乳销售突破1.7亿元;闪充品线在成分、功效和肤感方面全面升级,采用独家超导十肽科技靶向调节皮肤微生态,销售同比增长9%。
尽管在营销、渠道、产品迭代和推新上持续发力,但无论是颐莲还是瑷尔博士,近三年来规模都没有实现突破增长,甚至出现下滑。
2022年-2024年,颐莲营收规模从7.1亿元,增长至9.63亿元,始终没有突破10亿元,2024年增速12.36%,比2023年的20.35%大幅缩减。
同期,瑷尔博士规模也一直徘徊在13亿元左右,2024年,更是在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录得同比下滑3.48%的成绩,至13.01亿元。
这还是在瑷尔博士加速拓展线下美容店,直营及加盟店数量突破500家的基础上。
图 / 小红书
“我们是专注面部护肤管理的,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门店。”北京某瑷尔博士线下门店美容师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客户在门店做皮肤护理,所用的都是瑷尔博士自己的产品,有一些只在线下门店才有。如果客户用了觉得产品比较好,也可以直接在门店进行购买。
从大众点评上展示的信息来看,瑷尔博士门店项目包括清洁补水、舒敏修护、痘肌护理、胶原保湿等类型。不同项目,所使用的仪器和产品则各有不同。如清洁补水,会使用到4D玻尿酸营养精华、精研系列水乳;痘肌护理则会用到净痘类产品。
尽管线上线下渠道两手抓,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早在2024年第二季度,瑷尔博士营收就出现下滑。
据公司财报,2023年第二季度瑷尔博士收入为3.55亿元,而到了2024年同期,下降至3.51亿元。
如果说颐莲靠性价比在消费降级的今天保住了增长,那么定位偏高端的瑷尔博士,增长势头已急转直下。福瑞达偏高端产品打造能力,遭受现实的考验。
02 玻尿酸神话破灭,福瑞达仍未走进第一梯队
2022-2024年,是国内美妆产业格局快速变化的3年,却是福瑞达美妆业务不愠不火的3年,没有培育出任何一个超15亿元品牌的福瑞达,仍未走进第一梯队。
事实上,福瑞达是国内玻尿酸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内最早进行玻尿酸等成分护肤品研发、生产、销售及代工的化妆品科技企业之一。
这也导致,福瑞达的化妆品业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在“透明质酸”原料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依托公司的核心研发技术,围绕“透明质酸+”进行技术拓展研究。
但美妆创业者赵元(化名)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原料生意和品牌生意是两码事,“并不是说一个原料开发出来了,品牌自然就卖得好了。我曾经跟一位大佬开玩笑说,你相当于是带着做品牌生意的壳在卖原料。”
赵元认为,虽然中国过去化妆品行业功能性供给不足,作为一个原料商看起来天然有很大的优势,但功能性供给本身,并不是品牌在市场上制胜的核心能力。福瑞达有玻尿酸,欧莱雅也可以用玻尿酸,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照样也可以用。
“例如我对你这个品牌的感受,可能就是一个玻尿酸喷雾。其实抖音上一个白牌就能把这事做了。”赵元说。
以颐莲爆款产品玻尿酸喷雾为例,即使是福瑞达这样的玻尿酸大厂出品,其实玻尿酸用料也很“小气”。
美丽修行显示,颐莲玻尿酸喷雾1.0版本中,主要成分是水,玻尿酸仅在微量成分部分。产品共8个成分,其中就有两个是防腐剂。而2.0版本去掉了防腐剂,也提升了玻尿酸的用量,但玻尿酸成分仅排在成本表的第9位。
图 / 颐莲玻尿酸喷雾成分表,美丽修行App(左为1.0版本,右为2.0版本)
从天猫旗舰店来看,这两个版本的玻尿酸喷雾目前同时在售,销量均超过30万。
图 / 天猫旗舰店
这也意味着,颐莲大单品玻尿酸喷雾的成分、功效优势其实都很有限,也没有明显的技术门槛。
而瑷尔博士聚焦微生态护肤领域,以玻尿酸+积雪草等成分实现补水维稳,以褐藻酵素、胶原蛋白等成分来达成紧致、修复的功效,其中大单品包括益生菌面膜、水乳等。
然而,微生态护肤概念与产品功效的关联并不直接,难以精准占据消费者认知;褐藻酵素成分也并没有成为爆款成分,市场接受度相对有限。
此外,瑷尔博士产品定价在国货中,并不算低,水乳套装售价300-400元,在目前头部国货美妆品牌的价格区间内。
这一情况下,消费者可选余地较多,产品特色和功效不明显的情况下,瑷尔博士产品难以具备不可替代性。
更要紧的是,公司虽然在玻尿酸成分研发方面有优势,但近年来,传统美妆企业均在提升研发能力,并加快向生物科技类企业转型。珀莱雅、上美股份等都推出了自研原料,以“妆药同源”模式发展的福瑞达,早期研发优势正在被削弱。
在赵元看来,目前国内市场的大背景就是市场驱动,甚至未来要品牌驱动,而不是供给驱动,这不光是原料商,是所有化妆品公司都得去过的坎。
“不建立起品牌性质差异,只有原料、功效,就会陷入内卷。”他认为。
03 转攻重组胶原蛋白,晚不晚?
福瑞达可能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随着玻尿酸市场红利期消退,公司正加码重组胶原蛋白研发,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早在2024年半年报发布后,福瑞达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显示,有投资者就此提出疑问:“同样的行业环境,为什么其他公司在化妆品方面的营收上半年双位数大幅增长,而你增速放缓,瑷尔博士更是负增长,胶原蛋白产品搞了2年也没有明显起色。以上两个问题公司如何应对?”
但福瑞达并没有进行正面回复,仅列举颐莲、瑷尔博士的业绩数据,并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智能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推出医学美容品牌“珂谧 KeyC”,上新透明质酸钠水光润肤贴、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液等新产品。
图 / 福瑞达官方微博
今年以来,福瑞达加大对珂谧 KeyC的推广力度。4月底,举办2025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发布会暨珂谧KeyC穿膜胶原新品首发式。
公开信息显示,会上,珂谧研发团队重磅发布行业首创的穿膜胶原技术,相比传统胶原皮下渗透率提高27.5倍。
福瑞达生物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高春明表示,以穿膜胶原全球首发为契机,福瑞达将进一步加大医美品牌珂谧的终端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医院、OTC渠道及平台紧密合作,通过“医研筑基、品牌引领、渠道深耕”等举措牢牢把握重组胶原蛋白行业风口。
面对玻尿酸市场增速放缓,福瑞达正将战略重心转向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试图复制透明质酸的成功路径。
2024年,福瑞达完成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产能超6000万支(贴)。研发端,福瑞达在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技术上取得突破,获得《一种具有透皮效果的重组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两项发明专利授权,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图 / 珂谧 KeyC官方微信公众号
整体来看,自2023年以来,从剥离地产业务聚焦化妆品,再从玻尿酸转型到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福瑞达两次转型的阵痛还在持续。
但短时间内的“双重转型”,也反映了公司此前业态布局、战略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和错位。此外,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已有包括巨子生物、锦波生物以及丸美生物等在内的众多公司深耕这一赛道,并积累了一定的研发壁垒和商业化成果。
如果说福瑞达是玻尿酸市场的前辈,那在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还是一个新兵。一切重头再来,福瑞达又有多少胜算?
*文中题图来自:福瑞达官方微博。